2021年天宫课堂的观后感五百字
2021年天宫课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观察之旅,让我对天宫和航天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天宫的背景知识,包括它的建设、功能和未来计划。我还了解到了航天员的训练过程和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下面是我对2021年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首先,我对天宫的建设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课堂,我了解到天宫是中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行的空间实验室。它不仅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试验,还可以为国际航天合作提供平台。天宫的成功建设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空间实验室的国家,这是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的。
其次,我对航天员的训练过程和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我了解到航天员需要经过严格的体能训练、空间环境适应训练和特殊技能训练才能胜任太空任务。他们在太空中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微重力环境、孤独和生活垃圾处理等。我对航天员们的勇气和毅力非常敬佩,他们为国家和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我对未来的航天发展充满了期待。在课堂上,我了解到天宫将继续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试验,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我期待着看到更多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探险和更多中国制造的航天器在太空中发光发热。
总结而言,2021年天宫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天宫和航天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航天员的训练和太空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对未来的航天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天宫课堂第二课的观后感
1、太空实验太震撼! 王亚平老师用液体搭起一座“液桥”,在地球上根本做不到,但在微重力环境里居然成功了,看着那滴水像果冻一样被拉长又不断裂,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宇宙的神奇物理法则,课本里的知识瞬间“活”过来了。
2、天地对比涨知识! 水油混合实验让我惊掉下巴——地球上油水分层,太空里却能均匀混合,摇一摇就成了“奶茶”。原来重力才是隐藏的“分界线”,难怪科学家要上天做研究,有些秘密只有失重环境才能揭开。
3、冰球实验超有趣! 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结晶瞬间,液体变成“热雪球”,像魔法一样冒着热气。科学居然能这么酷炫! 原来航天员不仅要会操作设备,还得当“太空魔术师”,用实验点燃我们的好奇心。
4、最感动的是细节:叶光富老师用袋子接飘走的水珠,怕它们影响设备;互动时航天员们眼睛亮晶晶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科学的热爱,这次课不仅让我记住了知识点,更明白了中国航天人那份“把宇宙讲给孩子听”的温柔初心。
(全文共348字,重点内容已加粗)
相关问题解答
1、天宫课堂第二课主要讲了啥?有啥特别有意思的实验吗?
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球变懒”实验!王亚平老师用注射器在太空水膜上不断注水,最后水膜变成晶莹剔透的大水球,她还往里面注入蓝色颜料,像变魔术一样,还有“泡腾片实验”,把泡腾片丢进水球里,瞬间冒出无数小气泡,像一颗沸腾的“太空星球”,比地面实验酷多了!
2、在太空做实验和地球上有啥不同?
太空中没有重力,所有东西都飘着!比如水不会像地球上那样流下来,而是聚成球状;宇航员轻轻一推,物体就能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完美演示),最搞笑的是叶光富老师转身时,因为角动量守恒,上半身和下半身会反向转动,像“人形陀螺”,逗得我们直乐!
3、看完天宫课堂后,你对航天员的生活有啥新发现?
原来他们在太空吃饭超有趣!食物会飘在空中,得用特制包装“吸着吃”;睡觉要钻进睡袋固定住,不然会飘走,我还注意到舱壁到处都是把手和脚限位器,毕竟轻轻一蹬就能“飞”到对面,太羡慕这种“轻功”生活了!
4、天宫课堂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次直播让我彻底迷上了太空科学!原来物理定律在太空会变得这么直观,比如失重环境下液体表面张力成了“主角”,更感动的是航天员们亲切的讲解,让我觉得科学离我们并不远,现在特别想好好学习,说不定将来也能去空间站做实验呢!(悄悄说:王亚平老师扎着马尾辫在太空飘来飘去的样子太飒了!)
(注:问答内容结合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等名场面,口语化表达更贴近学生视角~)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泽铭]投稿,不代表魔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oli99.cn/cskp/202504-31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魔力号的签约作者“一条小泽铭”
本文概览:2021年天宫课堂的观后感五百字2021年天宫课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观察之旅,让我对天宫和航天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天宫的背景知识,包括它的建设、功能...
文章不错《2021年天宫课堂的观后感五百字 天宫课堂第二课的观后感》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