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画面感
钱塘江大潮让我们感受到了天下闻名的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的特点。
钱塘江大潮撞坝壮观瞬间
1、“轰——!” 随着闷雷般的巨响传来,钱塘江边的游客们瞬间屏住呼吸,只见远处江面突然拱起一道3米多高的“水墙”,每秒9米的速度裹挟着万吨江水,直扑海宁盐官镇的老盐仓大坝。
2、撞坝瞬间堪比灾难大片:当潮头狠狠砸向堤坝时,炸起的水花直接飞溅到20米高空,岸边护栏被浇得透湿,有游客拍下惊险画面——潮水像巨兽的爪子扒住坝体,在钢筋混凝土上划出数道白痕,坝身肉眼可见地颤动,岸边手机支架简直像开了震动模式。
3、这波“回头潮”暗藏玄机:原本向东奔涌的潮水撞坝后急速折返,与后续潮头迎面相撞,形成罕见的“十字交叉潮”,水文站数据显示,当天潮差达到8.9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差。
4、围观群众玩起“潮水预报”:当地大爷提前半小时就招呼:“快往后退!待会儿要下‘暴雨’咯!”果然,前排举着自拍杆的年轻人被浇得浑身湿透,手机镜头糊成水墨画,却还兴奋地喊着“值了值了!”
5、水利专家揭秘幕后推手:除了农历八月十八的天体引力巅峰期,杭州湾“喇叭口”地形把潮能压缩了5倍,更绝的是江底那道30公里长的沙坎,像跳板一样把潮水弹射到空中。
6、历史对照令人咂舌:清代《海宁州志》记载过6米高的“霸王潮”,而1953年实测潮位竟达9.05米,如今虽然修了超级堤坝,每年仍有数十人被潮水卷走——所以看潮千万别学抖音网红翻护栏啊!
相关问题解答
1、"钱塘江大潮为啥这么猛?我看视频里浪都拍上天了!"
我查了资料才知道,这跟杭州湾"喇叭口"地形有关!江水涌进来时河道突然变窄,加上农历八月十八前后太阳月亮引力叠加,潮水被迫"挤"成三四层楼高的巨浪,可不就跟开特效似的!去年有个观测点潮速快到每秒12米,比博尔特冲刺还快两倍多!
2、"听说潮水能把汽车冲飞?现场看潮要注意啥?"
真不是吓唬人!2020年就发生过观潮车被卷走的意外,当地老渔民告诉我秘诀:①别学网红翻护栏拍照,退潮时滩涂看着结实,下一秒可能就塌陷;②认准官方观潮点(比如盐官),穿亮色衣服方便救援队看见;③手机提前查好潮汐时间表,提前2小时占位才看得清!
3、"那个'交叉潮''回头潮'是咋形成的?我看视频里潮水会拐弯!"
我蹲点拍过视频!交叉潮是两股潮水在江心洲撞出"X"形水花,像武侠片里剑气对波;回头潮更绝——潮头撞上堤坝后180度调头,跟后浪迎面相撞炸起蘑菇云一样的水雾!水利专家说这和丁字坝、凹岸地形有关,相当于给潮水来了个"反弹技能"~
4、"古代没有天气预报,老百姓怎么躲潮灾啊?"
翻地方志发现古人可机智了!他们会:①在江边埋"镇海铁牛"(现存四个);②观察"海线"——潮前会出现白色泡沫带;③听"潮吼"——闷雷声从远到近就是预警,苏轼还写过"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说明连宋朝人都懂要夜里锁好江边城门~
本文来自作者[皇怡硕]投稿,不代表魔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oli99.cn/life/202504-17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魔力号的签约作者“皇怡硕”
本文概览:钱塘江大潮画面感钱塘江大潮让我们感受到了天下闻名的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
文章不错《钱塘江大潮画面感 钱塘江大潮撞坝壮观瞬间》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