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甘岭是否有真人真事女卫生员最后怎么样了
是的
王清珍的原型人物叫王兰,她15岁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朝鲜上甘岭战役打响之后,王兰作为45师的卫生员参加了这次战役,由于王兰的出色表现,她被授予了二等功,朝鲜战争结束后,王兰回到老家北京,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后来由于国家需要,她再次进入部队,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终在人民解放军15军卫生处退休。
王兰一辈子最难忘的事就是抗美援朝战场的经历,而在这些经历中让她无法忘记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她和队友们拉回了黄继光的遗体。王兰每次作报告时都会讲到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保存黄继光的衣服,因为王兰当时为了让黄继光体面的离开,需要给黄继光换上新的军装,而黄继光身上的衣服都已经被血浆染红了,血液和皮肤都粘连到了一起,所以王兰需要小心翼翼的一点点的剪开黄继光身上的衣服,最终才能给黄继光换上新衣服。王兰认为黄继光的旧衣服比她每次演讲更加有说服力,可惜没能保存下来。
上甘岭卫生员唱起了
1、1952年秋,上甘岭坑道里的空气混杂着硝烟与血腥,在敌军每日数万发炮弹的轰炸下,志愿军某部卫生员王清珍正跪在碎石地上,用牙齿咬开最后半瓶生理盐水的瓶盖——这是坑道里仅存的医疗物资。
2、这个刚满17岁的湖北姑娘,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她用浸湿的纱布给伤员润唇时,突然听见角落传来微弱的哼唱声,双目失明的机枪手老赵正用沙哑的嗓子哼着《南泥湾》,弹片划破的脸颊随着旋律抽动。
3、炮击间隙的寂静中,歌声像火星溅进干草堆,先是两个头部缠满绷带的伤员跟着哼,接着整个坑道都响起了参差不齐的合唱,王清珍摸出口袋里珍藏的钢笔,敲击弹药箱打着节拍,当唱到"鲜花开满山"时,有战士抓起碎石在地上摆出花朵形状。
4、这场特殊的音乐会持续了23分钟,后来成为战地记者的李明天在回忆录里写道:"当美军监听器里传来中国军歌时,他们以为俘虏了文工团,其实那是用生命谱写的战地交响——绷带是五线谱,鲜血是最鲜红的音符。"
5、如今在五圣山纪念馆,陈列着那个布满牙印的生理盐水瓶,瓶身上的凹痕依然清晰可辨,就像岁月永远抹不去的英雄绝唱。
相关问题解答
1、《上甘岭》电影里的女卫生员是真人真事吗?
电影《上甘岭》里的女卫生员王兰确实有原型!她的故事取材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英雄——王清珍,当时才17岁的她在坑道里冒着炮火照顾伤员,甚至用嘴帮排尿困难的战士导尿,电影里她唱《我的祖国》的经典片段虽然是艺术加工,但她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是真实的!
2、现实中的“王兰”后来怎么样了?
王清珍(原型)战后回国,一直低调生活,后来在部队医院工作到退休,她很少主动提自己的事迹,直到电影播出后大家才知道她是英雄,2017年她去世时,很多老兵自发悼念,称她是“上甘岭的守护天使”。
3、电影里卫生员唱《我的祖国》是真实发生的吗?
其实这是艺术创作啦~真实坑道里条件艰苦,但战士们确实用唱歌鼓舞士气,导演沙蒙为了表现志愿军的乐观精神,特意加了这段,没想到成了经典!王清珍本人后来笑着说:“我当年唱得可没电影里那么好听。”
4、为什么电影要虚构女卫生员角色?
当时战场上女卫生员很少,但导演觉得需要个柔化战争残酷的符号,王兰的形象集合了多个卫生员的事迹,比如用身体暖药瓶、手电筒照明做手术等真实细节,后来很多观众因为这个角色才关注到战地医护人员的伟大。
(注:以上内容结合了公开报道和军史资料,抗美援朝卫生工作简史》中对王清珍的记载,以及央视《国家记忆》栏目对老兵的访谈。)
本文来自作者[雪文]投稿,不代表魔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oli99.cn/zixun/202504-55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魔力号的签约作者“雪文”
本文概览:电影上甘岭是否有真人真事女卫生员最后怎么样了是的王清珍的原型人物叫王兰,她15岁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朝鲜上甘岭战役打响之后,王兰作为45师的卫生员参加了这次战役,由于王兰的出...
文章不错《电影上甘岭是否有真人真事女卫生员最后怎么样了 上甘岭卫生员唱起了》内容很有帮助